Coinbase因非法收集生物特征数据面临伊利诺伊州集体诉讼
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正因涉嫌在身份验证过程中非法收集和共享用户生物特征数据而面临来自伊利诺伊州居民的集体诉讼。
根据5月13日提交至联邦法院的诉讼文件,Coinbase被指控在未经适当通知或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面部数据,违反了伊利诺伊州《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BIPA)。
消费者欺诈与数据隐私争议
起诉书显示,在用户注册过程中,Coinbase要求上传政府身份证件和自拍照,并将这些图像发送至第三方面部识别工具以分析面部几何形状和特征。然而,诉讼指出,Coinbase未获得用户明确同意,也未告知其数据将被传输至无关第三方。
诉讼称:“在验证过程中,Coinbase从未要求用户同意收集他们的生物特征信息,也没有告知他们的生物特征数据将被无关的第三方收集,更没有提供有关该过程的任何说明。”
此外,原告指控Coinbase未经用户许可,将其生物特征数据传输给包括Jumio、Onfido、Au10tix和Solaris在内的多家第三方供应商。文件还提到,超过10,000名个人曾提交仲裁请求,但Coinbase拒绝支付相关费用,导致案件被驳回。
基于此,原告根据《伊利诺伊州消费者欺诈和欺骗性商业行为法》向Coinbase提出三项违反州生物识别隐私法的指控,以及一项消费者欺诈指控。他们要求对每次鲁莽或故意违规行为赔偿5,000美元,对每次疏忽违规行为赔偿1,000美元,并提交命令要求Coinbase停止相关数据操作,同时承担诉讼费用。
隐私保护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这并非Coinbase首次卷入类似法律纠纷。2023年5月,该公司也曾因处理用户注册过程中涉及的面部识别问题而遭遇类似诉讼。
与此同时,Coinbase还在应对此前一次数据泄露事件的影响。据称,客户支持代理受贿导致敏感客户信息外泄。这一事件在5月15日至5月16日期间引发了至少六起集体诉讼,指控Coinbase存在疏忽、网络安全措施不足以及响应迟缓。
专注于隐私的身份识别公司Holonym的联合创始人Nanak Nihal Khalsa表示,问题的核心不仅在于平台本身。
“Coinbase的泄密事件证明了我们一直以来都知道的事实:没有零知识证明的KYC就是一颗隐私定时炸弹。你不可能收集并存储数百万用户身份信息,最终成为目标和负担。”
Khalsa补充道,用户不应为了访问加密服务而被迫放弃隐私。他认为,未来的身份验证方式不在于存储数据,而在于使用零知识工具,让人们无需泄露个人信息即可证明自己的身份。
(责任编辑:商业观察)
-
密子君每次直播的观看人数在20万左右,但是她的粉丝打赏却排在斗鱼榜单的100名以外。...[详细]
-
Hailey Welch 获准参与 HAWK 代币拉扯事件调查:SEC 和联邦当局宣布其无需担责
世界舞蹈日 1982年4月29日 宜:举办全民舞蹈狂欢活动,做品牌赞助。...[详细]
-
令小财女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孩居然才17岁。...[详细]
-
他们以创业为由,打着同情牌,获取别人注意。...[详细]
-
为什么小米的饥饿营销有那么多人买单? 本期就以小米为来说说饥饿营销背后的动机。...[详细]
-
甚至日本人钟爱的相扑运动也出现了,在第三届niconico超会议上,官方首次举办了“大相扑超会议场所”。...[详细]
-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 首先,用技术降低人力成本。...[详细]
-
COPE (COPE)怎么买?COPE (COPE)在哪里买卖交易?
” 他想明白的第二个问题是:电子商务的成本比线下高出20%-30%。...[详细]
-
数据显示,2016年12月,移动全网短视频平台用户渗透率第一的是秒拍,占比61.7%,其次是头条视频和快手,分别是53.1%和43.2%,美拍和小咖秀也在前六位。...[详细]
-
“企业能做到80年很了不起,这一开始就是阿里巴巴的目标,但我一看人家都是百年企业,我一看比人少了20年,我说阿里巴巴要做102年,正好跨过3个世纪...[详细]